次日,卯时。兄</p>
天空中露出一抹鱼肚白。骄阳初升,照亮了整座长安城。</p>
太极宫,偏殿内。</p>
徐风雷望着面前的传国玉玺,还有一大票堆的像是小山一般的奏折,陷入了沉思。</p>
然后,他长长的打了个哈欠,一股困倦之意席卷而来。</p>
特喵的,从来没起这么早过!</p>
“徐公,这都是三省六部报上来的奏请,相公们都审阅过了,无误。”</p>
一旁的太监孙公公弯腰行礼,恭声道,兄</p>
“请徐公行监国之权,批红盖印。”</p>
徐风雷:“……”</p>
“这么多,全部都要盖印?”</p>
他一脸无语的道,</p>
“这都快堆成山了!那我每天不干别的,就盖章就得了呗!”</p>
孙公公尴尬一笑。</p>
“也不是全部都要盖玉玺……奴婢已经为您分好类了。”兄</p>
他连道,</p>
“左边那一摞,是只需朱批便可,无需请动玉玺。”</p>
“右边这一摞,才需要加盖玉玺,否则便无法生效了。”</p>
徐风雷瞥了一眼。</p>
右边是一座小山。</p>
左边是一座高山……</p>
想想自己接下来两个月每天都得干这么,他头都要大了!兄</p>
难怪后来明朝要设置司礼监,还安排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,专门替皇帝朱笔批红和盖大印。</p>
这事儿,可能干一天两天还好,干久了就跟流水线工人似的,真挺枯燥的。</p>
至于徐风雷自己?</p>
不好意思,我想摆烂,一天都不想干。</p>
“你既然都已经分好类了,干脆再勤快点,顺便划两下朱批,盖好玉玺不就得了?”</p>
徐风雷随口道,</p>
“反正这事儿谁干都是干,你帮忙搞定吧?”兄</p>
听到这话,孙公公顿时大惊,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!</p>
“徐公!奴婢岂敢啊!”</p>
他神色无比惶恐,叩首道,</p>
“这是陛下和监国公才有的权力,奴婢纵然是有十个脑袋,也不敢做这样的事儿啊!”</p>
“朱批至高无上,玉玺更是神圣之物!岂可落于贱奴之手?请您收回此言,万万不要再说!否则……否则陛下回来一定会杀了奴婢的头,也一定会怪罪于您的!”</p>
他一边说着,一边腿还在那边抖。</p>
看得出来,他是真的快吓尿了。兄</p>
“啧……”</p>
徐风雷双手抱胸,笑道,</p>
“你还挺有敬畏之心,不错。”</p>
“这份敬畏,要保持住,且教给你的后辈,传承下去。”</p>
纵观整个唐朝,宦官不可谓不猖獗。</p>
独掌军队、废立皇帝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,那些权宦,显然是失去了对天子、对神器的敬畏之心。</p>
如此,王朝安能不败?兄</p>
瞧瞧,这李世民手底下的近侍们就乖得很嘛,一口一口奴婢、贱奴的。这就叫摆清了自己的位置,就很好。</p>
“是,是……”</p>
孙公公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,连连点头。</p>
哗啦。</p>
徐风雷随手翻开一封奏折,看也不看,直接一个大印盖了上去,啪的一下很快啊!</p>
然后换下一份。</p>
“徐公,您……”兄</p>
孙公公愕然道,</p>
“您不看两眼吗?”</p>
徐风雷握着硕大的传国玉玺,微微一笑。</p>
“我没有自己的思想,就是一个无情的盖章工具。”</p>
他啪的一下又盖下玉玺,道,</p>
“你可瞧准了,这都是三省六部的相公们批准的,我可是一眼都没看!”</p>
啪啪啪!兄</p>
一沓奏折,很快就全盖完了。</p>
“是!”</p>
孙公公忙应了一声,</p>
“奴婢为您添墨……”</p>
能在宫中混到这个地步,他也不是傻子,自然能听得出徐风雷的言外之意。</p>
不看,只批!</p>
这就等于是把责任都摘干净了,到时候万一出点事,那都是相公们的错,与他无关。兄</p>
同时,身为监国却不行使检阅、驳回奏折之权,这无疑能让陛下更加放心。</p>
别看这位爷年轻,那身上的心眼怕是能有八百多个!</p>
……</p>
啪啪啪!</p>
徐风雷在敲玉玺。</p>
唰唰唰!</p>
徐风雷在勾朱批。兄</p>
就这么机械一般的干了小半个时辰的活儿,殿外天已彻底亮了,他才堪堪收拢酸麻的手,一屁股坐在了藤椅之上。</p>
“妈的……这活真不是人干的!”</p>
他忍不住抱怨道,</p>
“手都快废了!”</p>
“来啊!唤个奴婢来给我按摩两下!酸死了……”</p>
孙公公正整理着批好的奏折,听到徐风雷的吩咐,立马停下手中工作,喊来两个年轻的婢女。</p>
“徐公辛苦了,着实辛苦了……”兄</p>
他嘿然道,</p>
“这两个奴婢是专门按肩的,还有按脚、抚背、敲腿的婢女,都是陛下御用的,您都可以用,要不要都喊来?”</p>
徐风雷眼睛一亮。</p>
“这每个部位都有专人管着?”</p>
他饶有兴致的道,</p>
“分这么细?”</p>
“那是自然。”孙公公笑道,“事关陛下的龙体,岂能不细致?您稍等,奴婢去把她们全都喊来?”兄</p>
徐风雷闻言,却是摆了摆手。</p>
“不必了,我这又不是龙体,岂敢用天子规格?就这两个足矣。”</p>
他活动了一下肩膀,轻轻闭上了眼睛,道,</p>
“来吧。”</p>
两位婢女青春活力,亦有几分姿色,只见她们缓缓走到徐风雷身后,伸出温热的软手,搭在了他的肩膀上,轻轻按揉了起来。</p>
“啊……舒服呀。”</p>
徐风雷感受着那股柔劲儿,不禁眯着眼睛,咧嘴笑道,兄</p>
“也就这点福利,还能享受享受了……”</p>
“孙公公——”</p>
“奴婢在,请徐公吩咐。”孙公公恭敬道,</p>
“你再去弄点早饭来。”</p>
徐风雷摸了摸肚子,轻叹道,</p>
“这忙活了一早上了,这水米都还没打牙啊……”</p>
啪!兄</p>
“哎哟!您看奴婢这记性,把这事儿忘了!”</p>
孙公公一拍额头,无比歉疚的道,</p>
“您稍等,稍等!奴婢这就去催御膳房,马上为您安排!”</p>
说罢,他已是一溜烟跨出了偏殿。</p>
徐风雷整个人松弛了下来,正欲好好享受一阵,却听那脚步声又折返了回来。</p>
“徐公……奴婢该死,奴婢疏忽了!这早膳……怕是吃不成了。”</p>
孙公公有些畏畏缩缩的道,兄</p>
“这一眼没瞧,早朝的时间都已到了,臣工们都已陆陆续续进宫,在两仪殿候着了。”</p>
“您看……要不先上个早朝,再用膳?”</p>
徐风雷:“……”</p>
孙公公小心翼翼的看着他,生怕他发怒,然而徐风雷沉默片刻,却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。</p>
他从藤椅上爬了起来,缓缓伸了个懒腰,揉了揉眼睛,挥手道:</p>
“哎……走吧。”</p>
……兄</p>
两仪殿内。</p>
文武百官都陆陆续续走了进来,排好队伍,分成了两列。</p>
大殿最上方的那把龙椅空悬,而龙椅下方的玉阶上,摆放着一把醒目的紫檀椅。</p>
后头大臣顿时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了起来:</p>
“这椅子……是给谁准备的?”</p>
“还能是谁?监国大臣徐太师呗!”</p>
“哇……这算不算僭越?就比陛下的龙椅低一头诶……”兄</p>
“谁知道呢,或许是陛下默许的……”</p>
“监国啊!真乃无上的殊荣,陛下对徐国公也着实信任的过分了些……”</p>
“肃静!”殿内太监拂尘一甩,高声喝道。</p>
唰!</p>
所有大臣皆是心神一凛,纷纷站定肃立。</p>
两仪殿左侧,一道身影走了上来。</p>
“徐公,那把椅子是您的,请上座。”兄</p>
身旁孙公公殷勤的道,</p>
“奴婢扶您上去?”</p>
徐风雷瞥了他一眼,又转头扫视全场。</p>
两仪殿内,肃穆安静,无数道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,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。</p>
“又不是要上马,扶什么?”</p>
徐风雷摆了摆手,径自走上了玉阶。</p>
可行至紫檀椅前时,他却停了下来,并不落座。兄</p>
“撤去此椅。”</p>
他吩咐道。</p>
“这……您有资格坐的呀,这是陛下准许的。”</p>
孙公公有些疑惑,但还是听令照做,喊来两个禁卫将紫檀椅搬下了玉阶。</p>
“陛下恩准,臣自感激涕零。”</p>
徐风雷朝着空悬的龙椅拱了拱手,转身正色道,</p>
“但身为人臣,纵是暂代监国之职,也不敢堂而皇之的坐于龙椅之下,接受百官朝拜。”兄</p>
“他人或许喜欢,我却惶恐的很。”</p>
“还是站着吧,站着比较踏实。”</p>
群臣闻言,顿时肃然起敬!</p>
徐公这分寸拿捏的,太到位了!</p>
难怪陛下会放心让他监国……人虽年轻,但做的事情却一点不显骄纵,反而稳健无比!</p>
“臣等,拜见监国!”</p>
房玄龄捧着笏板,率先行礼道。兄</p>
“拜见监国!”</p>
群臣齐齐行礼喊道。</p>
“诸君无需多礼。”</p>
徐风雷抬了抬手,沉声道,</p>
“陛下出宫避暑,朝廷却还要运转,徐某不才,暂时代理朝政,行监国之事。”</p>
“今后的两个月,大家或许都要见到我这张脸站在玉阶之上,对你们发号施令。我也是第一次监国,若有不妥之处,万望海涵。”</p>
“若我有错,烦请指正;若有严重失职,可直接将弹劾奏折发往仁智宫,在陛下面前参我一本。”兄</p>
“对于这些,我都接受。”</p>
众臣面面相觑。</p>
这位监国大佬,一上来的姿态放的好低啊!</p>
几个和徐风雷相熟的重臣更是讶然——眼前这位的沉稳作风,完全不像是那位吊儿郎当,天天当甩手掌柜的徐太师啊!</p>
怎么,突然转性了?</p>
“我所愿所求,唯有四个字——”</p>
徐风雷负手而立,正色道,兄</p>
“正大光明!”</p>
“监国期间,我必行正大光明之事,也请诸君光明磊落,有事、有话,都放到明面上说,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,就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好的。”</p>
“暗中生怨,阴害鬼谋,徐某这里,不欢迎!”</p>
这番话,他是昨天夜里就想好了的,是为两个月多的监国生涯定下基调!</p>
说话做事,都在太阳底下进行,让天下人都能看到听到,让远在仁智宫的李世民也能看到听到!</p>
如此,吉无咎也!</p>
“监国所言甚是,符合治国之至理,我等自当遵行。”兄</p>
魏征略一拱手,开口道。</p>
“我等当遵行不悖!”</p>
群臣亦是齐齐应声,算是认可了徐风雷定下的基调。</p>
“好。”</p>
徐风雷点了点头,神色放松了下来,淡笑道,</p>
“说起来,我这人比较讨厌开会,因为会议总是又臭又长,影响办事效率。”</p>
“诸君都是大忙人,手里头都要数不清的活儿要做,所以——今天的朝会咱们尽量高效一些,把该定的事情定好便可散朝,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。”兄</p>
长孙无忌一笑。</p>
这姿态,才是他熟悉的那个徐风雷嘛。</p>
“陛下出宫前,曾定下过两人管事。”</p>
徐风雷朗声道,</p>
“一切政务,由房玄龄主持,长孙无忌副之。”</p>
“所以,你们有任何政事,都可找房相公和长孙相公解决,不用来找我,我只负责把控大方向,不管具体的事。”</p>
“一切军务,由李道宗主持,李靖、李绩副之。”兄</p>
“眼下四海升平,并无军务,纵然有,也不过是操练士兵、发放军饷之类的寻常事。我在此定下规则,在陛下不在长安的这两个多月期间,除陛下圣旨外,不许一切军队调动之事,各卫兵马只得在当前军营内活动,不许外出。可允许一定程度的娱乐……还请三位李将军多上点心,做好工作。”</p>
李道宗与李靖李绩相视一眼,皆拱手道:</p>
“遵令!”</p>
从这一刻起,大唐所有的军队进入休眠状态。</p>
政务不能停,军务全都停!</p>
活动换防都不准!</p>
这波操作,只能用稳如老狗来形容。兄</p>
“房相。”</p>
徐风雷笑道,</p>
“昨天请你做了未来两个月的规划,还请说说看?”</p>
“是。”</p>
房玄龄出列,朗声道,</p>
“方才监国也说了,朝廷政务一切照常运转,不得有误。”</p>
“因陛下不在宫中,故而取消大朝会,将小朝会改为十日一朝,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参会。”兄</p>
“政事堂议事照旧,由监国主持。”</p>
“每旬汇总政事,发急递往仁智宫,请陛下观览指正。”</p>
“……”</p>
房玄龄口若悬河,林林总总说了有十来条,听得徐风雷连连点头,露出满意之色。</p>
不愧是名相啊!事无巨细,安排的明明白白的!</p>
有他在,还用自己操心什么?</p>
可惜杜如晦自心病发作之后就一直在家养病,不再工作,否则他们房谋杜断一配合,李二就是出去旅游个一年半载的都没事啊!兄</p>
“房相说得好啊!”</p>
房玄龄话音刚落,徐风雷便拍手大赞道,</p>
“自今日起,一切规章,就如房相所言!”</p>
“好啦!没什么事的话,就散朝吧!”</p>
群臣一脸懵:“嗯???”</p>
等会儿,这就散朝了?</p>
脑子都还没转过弯来呢……兄</p>